第(1/3)页
太子起兵勤王清君侧。
他既要调动兵马,又要寻找合适的人选率兵平叛。
兵好调,领兵的人不好找。
因为那个人既不能打胜仗,也不能打败仗。
这难度堪比平辽!
想来想去,谢三宾想到了定王朱慈炯。
朱慈炯既是崇祯的儿子,也是太子的弟弟。
太子死也好,活也罢。
严格来说都是崇祯的家事。
即便追责也有朱慈炯在前面扛着,轮不到别人背锅。
可朱慈炯是藩王,朝廷的规矩是藩王不能掌兵。
另外...
身为内阁首辅的谢三宾已经开始考虑平叛之后的事了。
在他眼里,崇祯早就有改立太子之意。
迫于朝臣们的阻拦,一直没能成功。
现在太子发动叛乱,平叛之后可以名正言顺地改立太子。
立谁?
按照顺序,应将定王朱慈炯立为太子。
此举看似没有问题,但是对他们这帮文官来说十分要命。
他们好不容易才从皇帝手里拿走了兵权,却轻而易举地被朱慈炯拿了回去。
什么是兵权?
在大明朝,兵权被一分为二。
分别是统兵之权和调兵之权。
理论上来说。
统兵之权还是归五军都督府,但调兵之权却在兵部。
皇帝则没有兵权。
想要调兵。
得有兵部同意调兵的公文才行。
但是...
如果皇帝有带兵打仗的经历,这个规矩就名存实亡了。
要知道皇帝曾和他们一起在战场上拼过命。
第(1/3)页